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对话孤独症患儿家庭:以爱为伞,撑起“星星”的世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9:21:00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娜扎开提・柯尤木)目光交汇时,他会下意识地闪躲;明明听见了你的问候,却不知该如何回应。他们是孤独症儿童,又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孤独症,不只是“孤僻、不太合群”,它是发育障碍的一种,不少患者伴有智力问题和社交障碍。我国孤独症患者已超1000万人,0—4岁孤独症儿童约有200多万。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孤独症日,记者对话孤独症患儿家庭,每一颗闪烁的“星星”后,是道阻且长中的坚持。

你本是花 静待花期

阳光倾洒,6岁的阳阳专注地拼着一幅动物拼图,母亲王芳望着他,嘴角漾出浅浅笑纹,满眼温柔。

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的孤独症主题活动上,记者遇到了这对母子。回忆起儿子刚确诊的那个下午,王芳说:“我度过了最漫长的两个小时。”

王芳来自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初为人母的她喜欢记录儿子的成长瞬间。可渐渐,她却发现,儿子坐、爬、走都比同龄人晚,一开始想着“男孩发育晚”并没有太在意,直到他3岁时,语言能力明显滞后,且对同龄孩子的游戏表现出疏离。

于是,王芳带着儿子来到了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就诊,经评估确诊“边缘性自闭症”。

握着诊断书,王芳在医院走廊的长椅上坐了两个小时,泪水顺着面颊流下。

此后,每两个月王芳都带着儿子来乌鲁木齐进行为期15天的集中治疗,虽然辛苦,但她却从未让阳阳落下一次课程。

“养儿如养花,每个人的花期各不同,有的孩子如3月的桃红,早早便绽放明媚;有的孩子如严冬的腊梅,待到岁末更傲雪。”王芳要做的,就是等一朵花开。

花期漫长 绽放不易

孤独症的康复如同一场马拉松,坚持不易。

在医院集中治疗期间,王芳会学习如何将医院提供的训练方案拆解成细碎的日常。

“一个简单的动作,孤独症孩子需要千百次重复训练。拿到一个新玩具,我示范了三天,他才第一次伸手。”说起过往三年里的点点滴滴,王芳的眼眶湿润了。

平静片刻后,王芳继续说,阳阳的进步也很明显,他已经能够清晰说出自己的需求,学会了跳绳。

孤独症患儿最主要的症状是“社交沟通技能缺乏”,一般来说,孩子三岁之前受到的行为功能损害相对较少,大脑可塑性也足够强,利用发育早期神经可塑性窗口开展科学的、适宜强度的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神经发育偏离,促进社交技能发展,缩小与正常孩子的行为差距,回归社会正常生活学习者不在少数。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戈晓蕊的随访患者中,有不少患儿经过科学干预,病情得到了改善。

5岁的小雅就是该科室早期干预治疗的“黄金干预范本”。她两岁时确诊孤独症,当时评估显示她的发育商相当于1岁孩童水平。经过两年多的科学训练,她已经能流畅背诵古诗,在幼儿园主动邀请同伴搭积木。

家长情切,总希望快速地看到治疗效果,可孤独症患者的康复治疗,需要经历漫长的花期。

令人感动的是,道阻且长,医护人员始终与家长们并肩同行。

当日的主题活动上,40多名孤独症患儿的家庭聚在一起,戈晓蕊等医护人员,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和写着祝福语的卡片,送给他们。

以爱为伞 共育花开

孤独症患儿不仅是家庭的牵挂,也是全社会的牵挂。

去年7月,中国残联、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行为观察和治疗、行为矫正治疗等多个方面纳入医保。

何昌娇是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的住院医生,她桌子上的新疆残疾儿童康复补助最新标准表反复翻阅,边缘微微卷起。

这张表格承载着“星星”家庭的希望——今年开始,新疆孤独症患儿每月补助从1200元提升到1800元,年龄覆盖从0—6岁扩展至0—14岁,全年最高可获1.8万元支持,医生接诊会积极地为患儿争取政策支持。

“过去家长常因经济压力中断治疗,现在很多患儿能完成年度康复计划。”何昌娇说。

2023年12月,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提出,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推动普特融合办学、推动特殊教育学校结对共建、稳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计划到2025年,乌鲁木齐市初步建立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全力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和水平,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利。

“以爱为伞,撑起‘星星’的世界。”活动尾声,一个个家庭聚拢合影,画面定格在他们灿烂的笑容中,未来可期……

(稿件中孤独症患儿及亲属均为化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