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iran哪个国家(古老波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10:09:19    


伊朗,全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伊朗国土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8165万(2019年),官方语言波斯语,主要民族波斯人,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主要宗教伊斯兰教。

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同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邻,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北隔里海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相望,素有“欧亚陆桥”和“东西方空中走廊”之称。海岸线长2700公里。境内多高原,东部为盆地和沙漠。属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盛极一时。公元7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先后入侵并统治伊。18世纪后期,伊朗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伽部落统一伊朗,建立恺伽王朝。19世纪以后,伊朗沦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维王朝建立。

1978年至1979年,霍梅尼领导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1979年2月11日,霍梅尼正式掌权,并于4月1日建立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伊朗革命领袖。

1979年霍梅尼执政后,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神权统治高于一切,国家一切行为必须符合伊斯兰教法。宗教领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凌驾于所有权力机构之上。在宗教领袖领导下,实行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制度,即国家权力机构由彼此独立的政府、议会、司法部门组成。因实行政教合一体制,伊朗迄今无执政党。

伊朗实行总统阁制,总统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可授权第一副总统掌管内阁日常工作,并有权任命数名副总统,协助主管其他专门事务。伊斯兰革命后于1979年12月颁布第一部宪法,规定伊朗实行政教合一制度,1989年4月伊朗对宪法进行部分修改,突出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内伊正式批准经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伊斯兰议会是伊朗最高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通过的法律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可生效,议员共290名,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极世界,愿同除以色列以外的所有国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关系。倡导不同文明进行对话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认为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各国有权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选择社会发展道路,反对西方国家以民主、自由、人权、裁军等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或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国。认为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局势紧张的主要根源,支持巴勒斯坦人民为解放被占领土而进行的正义斗争,反对阿以和谈,但表示不采取干扰和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行动。主张波斯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应由沿岸各国通过谅解与合作来实现,反对外来干涉,反对外国驻军,表示愿成为波斯湾地区的一个稳定因素。

2014年6月,鲁哈尼在当选伊朗总统后表示,愿同国际社会进行“建设性互动”,改善伊朗同国际社会的关系。2015年7月,伊朗核问题六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同伊朗就伊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2016年1月16日,全面协议正式付诸执行。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全面协议,全面恢复对伊朗核领域单边制裁。全面协议其他方均反对美方单方面退出协议,表示将继续支持维护全面协议执行。2019年5月,伊朗宣布分步减少履行全面协议义务。

伊朗盛产石油,石油产业是伊朗经济支柱和外汇收人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截至2019年底,已探明石油储量1580亿桶,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已探明储量33.9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二位。2018年,伊朗石油日产量471.5万桶,天然气年产量2395亿立方米。目前,已开采矿种56个,年矿产量1.5亿吨,占总储量的0.55%,占全球矿产品总产量的1.2%。

伊朗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另外还有炼油、钢铁、电力、纺织、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地毯、家用电器、化工、冶金、造纸、水泥和制糖等,但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零配件依赖进口。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伊朗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目前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目前,伊朗约有报刊1700余种,大部分在德黑兰出版。主要报纸有阿拉伯文版的《伊朗报》《消息报》《世界报》《市民报》《东方报》《太阳报》和英文版的《德黑兰时报》《伊朗新闻报》和《伊朗日报》国际版。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讯社。1979年伊斯兰革命前称波斯通讯社。

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于1966年,1979年改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声像组织。现任主席是阿里•阿斯卡里( Ali Asgari )。电台用波斯语、阿拉伯语、英语、法语、德语及汉语等25种语言对外广播。电视有7个台播放节目,并有3个卫星台向海外播出。目前,外国新闻社驻伊代表机构有百余个,登记外国记者1000余人。2007年7月,伊朗开通首家英语电视台 PRESS TV 。

伊朗的主要旅游城市有:德黑兰,伊斯法罕,设拉子,亚兹德,阿瓦士,卡尚。主要景点有:萨德阿巴德宫,古列斯坦宫,尼亚瓦兰宫,伊朗国家博物馆,珍宝博物馆,地毯博物馆,自由纪念塔,伊玛目广场,皇家清真寺,谢赫卢特夫劳清真寺,阿里卡普宫,四十柱宫,赫居古桥,三十三孔桥,萨迪墓,哈菲兹墓,贾迈清真寺,新清真寺,莫克清真寺,瓦基尔巴扎,乔赫马克广场及乔赫马克清真寺,聚礼清真寺,拜火教神庙,多莱特阿巴德花园,梅博德小镇,哈拉纳格古村落,乔高赞比尔神庙,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丹尼尔陵墓,苏萨古城遗址,费恩花园,布鲁杰尔迪古宅。

世界遗产有:恰高•占比尔(神塔和建筑群),波斯波利斯遗址,伊斯法汗王侯广场,塔赫特苏莱曼,帕萨尔加德,巴姆城堡及其文化景观,苏丹尼叶城,比索通古迹,亚美尼亚庙宇群,舒什塔尔古代水利系统,阿尔达比勒的萨菲丁谢赫长老陵园和圣殿建筑群,大不里士古老的大集市,波斯花园,卡布斯拱北塔,伊斯法罕礼拜五清真寺。

中伊交往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班超的副使甘英曾到过伊朗,并打通了中国经伊朗通往罗马的交通线,即古丝绸之路。此后,两国间往来连绵不断。1971年8月16日中伊建交,2016年1月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近年来,中国始终是除伊朗周边邻国外赴伊朗旅游人次最多的国家,约占外国游客总数的1.5%。因此伊朗方面高度重视开发对华旅游市场。为进一步发展入境游,吸引中国游客来伊旅游,伊朗方面宣布自2019年7月16日起,中国护照人员赴伊朗旅游观光和商务访问可免签人境,每次人境后可停留21天。

但由于伊朗长期受美国制裁孤立,其金融系统无法融人世界金融体系,中国游客前往伊朗旅游必须持外汇现金,带来一定不便。伊朗国内经济发展缓慢,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备,酒店老旧且数量较少,机场和旅游景点缺少中文指示牌,中文导游服务供应力不足,难以满足中国游客需要。此外,伊朗为政教合一国家,宗教禁忌较多,特别是对女性游客束缚较大。这些因素都成为伊朗吸引中国游客的不利条件。

虽然每年逾6万伊朗人赴华,但基于伊朗民间与欧洲亲近的传统,赴华旅游群体占比较少,多数人赴华仅仅是因为从事国际贸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