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师应该注意以下关键事项: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包括审计对象、时间段和重点。
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的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欺诈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
收集充分、可靠、相关的审计证据,如会计记录、财务报表、内部控制文件等。
评估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包括来源的可靠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确定是否存在重大缺陷。
评估被审计实体的风险水平,包括业务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测风险。
设计合理的审计程序,包括确定审计范围、目标和方法。
按照审计程序执行审计工作,包括采集证据、分析和评价证据。
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性,确保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关注财务报表中的重要事项,如重大会计估计、关键会计政策变更等。
确认被审计实体是否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合同条款。
编制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意见和附注,清晰准确地传达审计结果。
与客户、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信任和理解。
遵守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保持独立性和保密性。
确保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不受审计对象的影响。
保留审计文件,以便对审计过程进行审查和核实。
确认审计对象的身份和合法性,包括法人资格和诉讼风险。
审查会计估计的合理性,确认其基于合理的假设和数据。
关注关联交易,确保符合市场原则,无利益输送。
识别并关注可能影响财务报表的重大后续事项。
以上是审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审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应始终保持专业性和警觉性,确保审计质量和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