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创立者,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陈留郡陈县(今河南省开封市),是孙策的弟弟,他在接手孙策的江东势力后,经过一系列战争和政治斗争,最终建立了东吴政权,并成为其首国王。
孙权年少时就跟随哥哥孙策游历江东,后来与其哥哥一同起兵反董,任东部都督。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承其遗业,成为江东发展的领袖。202年,孙权加强对领土的防卫,开始进行长江流域南岸的征战。203年,在赤壁之战中孙权与刘备、诸葛亮等结盟,共同击败了曹操的大军,凭借这场胜利迅速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地位。
随着东吴政权的不断扩张,孙权不断地进行政治措施和改革,扩充自己的官僚机构,并通过婚姻政策维系了与其他诸侯的关系。214年,孙权接任东吴大都督、大将军,全面掌握东吴的军政大权,成为东吴真正的领袖和统治者。
除了扩充国土和加强政治改革,孙权也注意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他在境内设置学校、修建道路,以及策划《江表传》初稿等。此外,孙权还实行宽容政策,以求得民心。这种宽容圣明的统治方式在孙权的石刻群中有所体现,如钱唐、太湖两坪精舍的孙权题刻等,都是孙权注重文化艺术的体现。
最后,在251年,孙权指定诸葛恪为其继承人,一年后他去世,享年72岁。他的统治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及江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