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民法都有哪些规定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3:01:08    

民法包含以下主要规定:

人身权利:

保护个人的基本人身权利,如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等。

财产权利:

规定个人和组织对财产的所有权、占有、使用、处分等权利。

家庭关系:

调整婚姻、离婚、抚养、继承等家庭关系。

民事责任:

规定民事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等。

民事法律行为:

规范民事主体之间的合同、赠与、遗赠等法律行为。

立法目的和依据:

保护民事主体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

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自愿原则:

民事活动应遵循自愿原则。

公平原则:

民事活动应遵循公平原则。

诚信原则:

民事活动应遵循诚信原则。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绿色原则:

民事活动应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法律适用:

民事纠纷依照法律处理,无规定时可适用习惯,但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优先适用特别法:

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效力范围: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

诉讼时效: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三年。

善意取得:

规定了无处分权人转让财产时,受让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取得所有权。

民事行为能力:

根据年龄和智力状况,将自然人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见义勇为免责:

保护因保护他人权益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人,免除其民事责任。

共有场所收入归业主:

利用业主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归业主共有。

禁止高利放贷:

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以上是民法的一些核心规定,具体的法律条文和解释可能更为详细和复杂。如果您需要更深入的了解,请提出具体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