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社会哪些诈骗行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2 21:59:38    

社会上的诈骗行为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

电信诈骗

冒充熟人,如盗用QQ号码、微信等通讯账户后实施诈骗。

冒充公检法人员,谎称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诱骗转账至“安全账户”。

虚假网络贷款

制作假冒的网络贷款APP,以低利息、高额度、不看征信等条件吸引贷款,然后以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利益诱惑类诈骗

刷单返利诈骗,先给小额回报,后诱使投入大额资金无法提现。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制作虚假平台,前期让受害者获得收益后无法提现。

网络交友类诈骗

利用情感需求,如网恋诈骗,复制他人图片打造虚假账号进行诈骗。

“杀猪盘”诈骗,通过婚恋网站寻找受害人,诱骗在虚假平台投资。

其他诈骗方式

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如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身份诈骗。

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如假冒招工点、兼职家教介绍所名义。

以特殊身份进行诈骗,如谎称自己是导演、公安人员、商人等。

以遇到祸害急需帮助的身份进行诈骗,如走失学生、灾区群众等。

冒充身份类诈骗

冒充客服,谎称快递丢失、商品问题退赔等,诱骗转账。

冒充老师或领导,在群内或通过通讯工具诱骗家长或员工转账。

集资诈骗案、贷款诈骗案 等金融诈骗。

以小利取信

通过小恩小惠取得信任后实施诈骗。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请提高警惕,避免成为诈骗的受害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