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她18岁在时装技术项目上夺金,如今27岁已是资深教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07:23:00    

看着这些学生认真的样子,就好像看见了当初的自己。这就是传承。

胡萍

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教练

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实训室内,几位选手站在立体裁剪操作台旁,正紧张地穿针引线,固定裙摆褶皱。

身后,胡萍默默注视着选手的每一个动作,不时提出意见。胡萍其实只有27岁,却已是这里的资深教练。

基地的一角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布匹。“每一卷布匹的花色、材质、软硬质感程度都不同,缝纫时的手感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只有多练多试,面对挑战才能更加游刃有余。”胡萍说。

胡萍自小就喜欢做手工,最爱的就是给洋娃娃做衣裳。初中毕业后,她到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专门学习服装设计与制作。

2017年,刚满18岁的胡萍,代表中国参加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时装技术项目上一举夺金,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比赛中,服装设计制版是一道“命题作文”。选手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条蓝色波点连衣裙的制作。“衣服的每个缝线必须毫厘不差,按照评分标准,多出一毫米就要扣分。”胡萍说。

除了准确度,还要美观度。面料上的波点处理不好,就会显得凌乱。“裁剪每一块面料时,都要先把接缝处的波点对齐,对准了下刀。”胡萍成为那场比赛里唯一做到完美“对花”的选手,整条裙子的花色看起来非常流畅,获得了裁判一致好评。

下刀沉稳精确,是胡萍在无数次练习中养成的。“只要有误差,就要拆改,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直到调整到最完美。”

这一经历,也让胡萍的人生彻底改变。“要让更多的中国选手闪耀世界舞台!”毕业并完成进修后,胡萍于2020年回到母校,成为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名老师。

当时,校园里到处都是胡萍夺冠时的照片。“许多刚入学的学生都能认出我,主动上前打招呼。”胡萍说,由于自己的“冠军”身份,许多学生把她当成了偶像。“压力山大,这下可真是一点懒都不敢偷,要是技术不过硬、教学不行,多丢人!”胡萍不敢懈怠。

后来,胡萍进阶成为世技赛时装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的教练。“想要做世界冠军,选手不仅需要技术优秀,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在训练当中,胡萍总结了自己的夺冠经验,增加了“抗干扰”训练,“我们会故意在选手面前大声聊天、放音乐,锻炼大家的定力。”

2022年,备战世技赛特别赛的训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学员们的状态还没有调整到最佳。“来,我跟你比!”胡萍走上操作台,邀参赛选手董青与自己同场竞技。与世界冠军比赛,董青找到了竞技的感觉。那年,董青拿下世技赛特别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实现中国选手在该项目的“三连冠”!

2024年,胡萍与世技赛专家教练共同培养的选手周芹妃再次获得世技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鲜艳的五星红旗又一次飘扬在国际赛场。

如今,在训练基地里,又有几名选手在认真备战世界技能大赛。“看着这些学生认真的样子,就好像看见了当初的自己。这就是传承。”胡萍说。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李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