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假的法律规定如下: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基础婚假3天外,增加婚假7天。
增加的婚假一般应当与基础婚假合并连续使用,享受婚假同等待遇。增加的婚假遇法定节假日顺延。
再婚者与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建议
了解当地政策: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婚假天数和附加假期,建议职工查阅当地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用人单位遵守:用人单位应依法执行婚假规定,确保职工享受应有的假期和工资待遇。
再婚职工权益:再婚职工享有与初婚职工相同的婚假待遇,用人单位不得因再婚而减少婚假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