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叫受贿罪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09 16:36:40    

受贿罪是指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受贿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本质是“权钱交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具体来说,受贿罪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主动索取财物: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不论是否为他人谋取利益,均构成受贿罪。

被动收受财物:

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

索取并为他人谋取利益:

国家工作人员在索取他人财物的过程中,明确为他人谋取利益。

收受回扣、手续费: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

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包括:

1. 个人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

2. 个人受贿数额不满5000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因受贿行为而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故意刁难、要挟有关单位、个人,造成恶劣影响的。

强行索取财物的。

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受贿罪的处罚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进行,索贿的从重处罚。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防止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受到侵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