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百科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什么叫做终止执行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1 10:58:38    

终止执行,也称为执行终结,是指 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某种特殊情况,使得执行程序无法或无须继续进行,从而由法院裁定结束执行程序。这种情况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申请人撤销申请:

申请人主动放弃执行请求。

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

执行所依据的法律文件被法院或其他有权机关撤销。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

被执行人死亡后,没有遗产可以执行,也没有人承担其义务。

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

这类案件的权利人去世,案件无法继续执行。

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

被执行人因无法维持基本生活条件,且没有偿还能力,导致执行无法进行。

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执行程序应当结束。

执行终结后,执行程序永远停止,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消灭,不能再次依原判决向法院申请执行。裁定一经送达就立即产生法律效力,执行程序就此结束。

建议:

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法院可以裁定执行终结,当事人应密切关注法院的通知,以便及时了解执行程序的最终结果。

如果认为执行程序存在错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提出申诉或异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