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品根据其性质和危险性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具体包括:
这类化学品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环境造成破坏。例如烟花爆竹、炸药等。
这类化学品在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可能导致容器破裂爆炸或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例如液化气罐、二氧化碳、氢气、乙炔气、煤气、氧气等。
这类化学品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例如胶水、油漆、汽油、柴油、煤油、甲醇、乙醇、二硫化碳、丙酮、苯等。
这类化学品遇水或受潮时,会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和热量。例如樟脑丸、湿巾、硝化棉、赛璐珞、赤磷、黄磷、钾、钠、电石等。
这类危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例如氯酸钾、过硫酸钠、过氧化氢等。
这类化学品进入人体或对环境有害。例如苯酚、氰化物、细菌、病毒等。
这类物品具有放射性,对人体和环境有害。例如铀238、钍等。
这类化学品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例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甲醛溶液等。
包括危害环境物质、医疗废物、农药废物等。例如废矿物油、染料、涂料废物等。
这些分类并不是绝对的,有些化学品可能同时属于多个类别。在处理和使用这些化学品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